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

中国青年报:中国官德败坏导致社会道德环境恶化




孙春晨对《中国青年报》表示,面对极端的反道德事件,公众有权对此表达道德义愤,检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。

   首先,普通老百姓怨气比较大。分配不公、贫富差距大都是造成怨气的原因。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尚未得到全面、有效的维护,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还没覆盖到所有人。面对生活的不易和不可预知的未来,一些老百姓选择了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,不太顾及他人。   

其次,整个社会弥漫着互不信任的社会心理。在经济领域,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不信任;在政治领域,公众对官员和政策效力不信任;在法律领域,公众对司法不信任。最后这些不信任扩展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。因此,一些基于信任的道德行为,在有些人那里就成了不太可能的事——小悦悦很可能就是这样被漠视的。   

另外,一些老百姓对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不满意。以权谋私、侵害百姓权益的官员大家也屡见不鲜。人们对政府官员产生了怀疑,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,担心自己利益受损。有这种想法的人自然不会积极参与政府倡导的社会道德建设。   “小悦悦事件”发生后,尽管中国乃至全球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。但中共喉舌人民日报—人民网和中央电视台却只字不提,引起网民不满。小悦悦离世当天,央视报道一则江西南昌女孩遇车祸被压轮底,数十农民工抬车救人的新闻。一个悲剧一个喜剧,央视选择后者。一篇题为“小悦悦事件,央视(CCTV)!你为何和它们一样如此的冷漠?”的文章说,在这个稳定大于一切的和谐社会,人民只能活在幸福和欢乐中。所有的痛苦和眼泪都将变成一个传说。   

孙春晨怒斥,一些官员在台上宣讲道德头头是道,但当其以权谋私、生活腐化堕落的行径被查处后,百姓们发现,这些官员如此言行不一,甚至连基本的法律法规都不遵守,实在太不可信了。这样的事情多了,大家就对官员的道德水准整体上失望了。官员的行为对老百姓有示范效应,官德败坏对老百姓的社会信任感冲击很大。“他们会觉得,社会管理者和精英都不讲道德,凭什么要求我们讲道德?”   官员应当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榜样,这并不是要求他们做道德圣人。虽然老百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焦裕禄、孔繁森,但其实只要官员能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,老百姓也就满意了。   可问题在于,有些官员连这一点都做不到。他们不仅不为老百姓办事,还把为人民服务的权力私人化。不少老百姓还感到与官员打交道很难,觉得与他们在人格上不平等。另外一个让老百姓痛恨的是官场上潜规则横行,只要有潜规则存在的地方,没权没势的老百姓都会感到很无力。  

 在民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,在一些官员还在恣意妄为的同时,让老百姓讲道德、讲奉献,无异于“官员感冒,老百姓吃药”。孙春晨认为,要止住社会道德状况的恶化,需要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,其中特别要着力抑制官德败坏。   2011年4月,中国总理温家宝曾经公开承认,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、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